您现在的位置:环保在线>新能源在线>资讯列表>渗透率不断攀升,绿色交通发展还须“氢”助力

企业推荐

更多

渗透率不断攀升,绿色交通发展还须“氢”助力

2022年09月01日 14:20:56 人气: 14615 来源: 智能制造网
  近年来,加快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成为社会共识,氢能便是其中之一。我国对于氢能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我国将在2025年达到10~20万吨的制氢能力。
 
  交通是氢能应用的重点领域之一。氢气可以通过燃料电池的方式为车辆提供动力。商用车是氢能车市场的主要赛道,其中重卡是氢燃料电池的理想应用场景之一。受政策影响,我国去年年末实现上牌的氢燃料电池重卡车企已有10家。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测,到2050年,氢燃料电池客车、物流车、重卡和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分别将达40%、10%、75%和12%。
 
  我国发展氢能汽车的优势
 
  1、氢能产业初具规模。目前,我国年制氢产量约为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1200万吨。
 
  2、氢气需求不断攀升。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2030年中国氢气年需求量将提高到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达到约5%左右,到2060年中国氢气年需求量将增加到约1.3亿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达到约20%左右。
 
  3、氢能在运输方面表现出色。相较于锂电池,氢燃料电池更能满足长续、高温、高寒等条件。随着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形成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与锂电池纯电动汽车的互补发展模式。
 
  除了氢能汽车之外,氢能列车也有望成为氢能规模化应用场景。日前,德国首条运行氢能雷车的铁路线路在北部下萨克森州正式启用。据设计该列车的阿尔斯通公司介绍,这种列车的续航能力为100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40公里。1公斤氢气可替代约4.5公里的柴油,对节约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氢源有待优化,促进绿氢、废电制氢的规模增长
 
  氢能本身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但制氢的过程是否清洁成为了业内讨论的重点。
 
  目前,我国制氢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三种:一是以煤炭、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重整制氢,这是目前我国主要的氢源,其中煤制氢占62%,天然气制氢占19%;二是以焦炉煤气、氯碱尾气为代表的工业副产气制氢;三是以电解水制氢,仅占1%左右。
 
  从制氢技术路线可以看出,以煤炭、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重整氢是我国的主要氢源,要积极引导氢气生产制备的健康有序发展,促进绿氢、废电制氢的规模增长并解决电解水和氢转化为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问题。
 
  对于氢能整个产业链来说,我国目前已经全面发力,在氢能技术创新、电解水制氢装置、氢能储运设备和燃料电池方面,均已经掌握了一批先进技术,某些高端制氢装备正在逐步推向市场,正在形成“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状态,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提供解决方案。
 
  原标题:渗透率不断攀升,绿色交通发展还须“氢”助力

关键词: 氢能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