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总结提炼各地落实建筑碳达峰相关工作先进做法和经验,全面展现我省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工作成效,我厅组织了2022年度建筑领域碳达峰相关工作优秀案例征集评选工作。经组织专家评审和各地评选,共评选出杭州市创新举措护航杭州绿色建材采购试点等21个优秀案例。现将各案例予以公布展示,供各地学习借鉴。
能效提升类光伏单向改造措施应用方面
宁波市海曙区—龙观光伏乡建设项目
01项目概况
建设目标:全乡十个村全部实现光伏村全覆盖、总装机容量9300kW。
建设进度:已建成李岙、大路、龙谷、雪岙四个村整村光伏建设,装机容量4514.33kW。
建设模式:研发光伏瓦替代传统建材,引进第三方融资,建设整村屋顶光伏,利益与村民共享,助力乡村共同富裕,全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相关荣誉:获全省首批低(零)碳试点乡镇(街道)、村(社区),龙观光伏乡项目案例先后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报道。在2021年第二届中国中东欧能源会议上,龙观乡光伏小镇项目作为共建共用共享绿色能源的“中国样板”,向全世界线上展示。入选第三届“全球减贫案例”。
02模式特征
结合新农村建设,聚焦光伏发电技术在农村地区住宅上的应用,利用光伏瓦建乡村电站,唤醒了农村“沉睡”的屋顶资源,不占用土地,不要求村民出资,探索形成助力乡村发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能源,初步形成乡村振兴和绿色共富的新模式,对于探索乡村实现低碳共富路径,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03创新亮点
光伏投资方联合当地政府、国网(宁波)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以龙观乡为试点推进整村光伏电站建设。
一是实现“户户光伏、人均千瓦”,李岙村建成全国第一个覆盖全村屋顶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光村,后续陆续覆盖大路村、龙谷村、雪岙村。
二是利益共享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利用屋顶光伏投资小、收益稳定特征,通过多种投融资模式以及灵活的利益分配模式,实现项目可持续运营,光伏网红村品牌形象打造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三是创新引领实现企业共赢,研发适用于农村的专用光伏瓦,光伏与建筑的融合兼具材料同一性、美观性、和谐和灵活性,依托平台企业打造成为集规划设计、投资运营、安装施工、运维管理的综合服务商,并进一步探索光伏村+共富2.0模式。
四是探索碳普惠应用场景助力宁波首个重大活动碳中和,研究编制《海曙区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碳普惠方法学(版本号001)》,将“李岙村屋顶分布光伏电站项目300kW”产生的碳普惠减排量用于抵消“生态海曙·绿色共富”2022年浙江生态日主题宣传活动,交易收入进一步提升项目收入。
04项目绩效
目前,龙观乡光伏装机容量达到4514千瓦,年发电量450万千瓦时,年节约标煤162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486吨、二氧化硫排放135吨,4个村全部打造成为负碳乡村,通过碳普惠减排交易成功实现海曙区首个重大活动碳中和。
经济效益方面,以李岙村为例,村集体每年创收约60万元,村民每月可享受50千瓦时的用电补贴。以龙谷村为例,选用整体屋顶光伏解决方案,由光伏瓦替代传统瓦片,节约建筑成本约30万元,降低后续维修更换成本约100万元。
原标题:2022年度建筑领域碳达峰相关工作优秀案例⑪|宁波市海曙区—龙观光伏乡建设项目
关键词:
建筑材料,光伏项目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