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光伏发展报告(2025年版)起草单位征集启动
近年来,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培育光伏产业发展,实现建筑领域节能降碳等政策的持续推动下,我国建筑光伏行业快速发展。据测算,截至2024年,中国建筑光伏累计并网装机量达3.65亿千瓦,占全国累计光伏发电并网装机量的41.2%,为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和光伏产业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全面展示我国建筑光伏发展取得的成绩,跟踪前沿技术和工程创新实践,分析行业发展的态势和政策经验,深度剖析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联合编写首部《中国建筑光伏发展报告(2025年版)》,现诚挚邀请行业组织、企业及科研院所参与起草工作,团结协作,携手共创精品报告,为建筑光伏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1 定位与目标
《中国建筑光伏发展报告(2025年版)》将首次系统、全面、深度、专业地展现我国建筑光伏行业的发展,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填补空白,旨在为从业人员全面掌握行业发展情况,为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政策,为产业链企业做出决策提供切实有效的借鉴。
01 全面展示成绩
从发展历程、应用规模、技术进步、优秀案例和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全面展示我国建筑光伏发展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效。
02 理清发展方向
基于新时期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特点、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形势,提出建筑光伏的发展趋势、方向和重点应用场景。
03 深度剖析问题
以专篇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和问题导向的原则,基于充分的调查研究,深度剖析当前制约建筑光伏行业安全高效发展的关键问题,探求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
04 给出专业建议
提出新时期我国建筑光伏行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支撑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及企业的决策推动多部门协作,促进建筑光伏行业健康发展。
2 主要内容
首部《中国建筑光伏发展报告(2025年版)》旨在以建筑光伏为主题,以安全高效为主线,紧扣国家“双碳”战略和光伏行业发展需要,全面展示我国建筑光伏行业的发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专篇:
政策机制专篇
全面梳理建筑光伏的发展政策和历程,深度剖析各地以规划为牵引,以重点工作为抓手,以试点示范为引领,以财政补贴为激励,以工程管理保质量的政策体系,总结国内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借鉴欧盟、美国及日本等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构建适宜我国建筑光伏健康发展的政策机制提供参考,
一体化设计专篇
立足建筑设计、功能和用能需要,重点介绍我国建筑光伏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产品体系系统设计、施工与运维检测与验收等发展情况结合典型案例,系统分析屋面和立面可用产品彩色光伏产品、轻质化产品的技术经济性,一体化难点、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潜力,推动光伏与建筑的风貌融合
安全高效专篇
坚持问题导向,分析建筑光伏系统安全现状及安全事故对相关方的影响,结合典型案例与现行标准,梳理常见安全问题,总结优秀应对措施与创新实践,并从政策制定、标准完善技术创新及工程示范等方面提出建议,推动建筑光伏系统安全可靠地建设运行。
技术创新专篇
以“技术创新 +产业落地”为双主线,挖掘可复制、可推广的建筑光伏技术产品,兼顾前沿性与普惠性,通过“技术解析 + 案例实证+趋势预判”,展现建筑光伏技术的产业支撑能力。
3 组织架构与起草单位
主编单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支撑机构
浙江省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太阳能建筑应用专委会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电建筑专委会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委会
杭州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协会
起草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河海大学
湖南大学
河北大学
持续更新中。。。。 。 。
4 参与方式
5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原标题:《中国建筑光伏发展报告(2025年版)》起草单位征集启动
关键词:
建筑光伏,光伏发电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hbzhan@vip.qq.com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环保在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在线,转载请必须注明环保在线,https://www.hb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